成果名称: 景观生态林带树种筛选及配置技术研究与示范
完成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龙眼洞林场、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林业局
主要人员: 李吉跃、何茜、苏艳、黄万和、叶达良、刘新科、王锋、黄桂丹、樊顺江、刘志辉、杨振意、马正兵、邱权、白晶晶、王燕
介绍: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

   本课题是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项目"景观生态林带树种筛选及配置技术研究"(2013KJCX006-02,2015KJCX016)。近年来,全国各地相继实施了一系列森林生态景观建设工程,使交通主干道两侧林相景观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升,但在生态景观林带建设过程中,树种筛选和配置方式选择尤为重要,目前尚无相关研究报道,本成果瞄准这一关键问题,通过对广东省景观生态林带主要树种的生态和景观美学价值进行综合研究,筛选出一批生长良好、适应性强、抗污染能力强、生态效益好、美学价值高的树种。同时构建生态景观林带树种配置模式评价体系、筛选出最佳的树种配置模式,为广东省景观林带树种选择和配置模式筛选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本项成果重点研制了生态景观林带优良树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生态景观林带评价指标体系1套、景观林带配置模式与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制作在美景度评价应用技术,成果应用将极大促进广东省特色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发展。
   1. 生态景观林带优良树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及景观树种筛选。 确定生态景观林带优良树种评价系统指标体系,共3个子目标层,包括生长指标、形态指标和树木抗性,其中生长指标有树高增长、胸径增粗、冠幅增长、成活率、存活率等,形态指标有干色、叶色、花期、花色、树形等,抗性有叶片滞尘率、叶片硫含量、叶片Cu含量、叶片Zn含量、叶片Pb含量、叶片Cd含量、叶片Cr含量、叶片Ni含量等,同时建立生态景观林带树种筛选模型,选出适合惠州、梅州生态景观林带树种建设的优良树种,包括红花羊蹄甲、鸡冠刺桐、枫香、藜蒴、山杜英、樱花、美丽异木棉、勒杜鹃、凤凰木和黄槐等10种。
   2. 生态景观林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配置模式。 建立生态景观林带综合评价体系1套,涵盖季度观赏性、生态效应及层次性等,其中季度观赏性包括四季花色丰富度、四季叶色丰富度及四季干色丰富度,生态效应有空气湿度和空气负离子,层次性着力配置方式、配置丰富度及配置密度等3个指标。建立生态景观林带评价模型,确定了5个最佳配置模式。
   3. 生态景观林带美景度评价中模型制作应用。 以10个林带的立地条件、树种种类以及配置模式为依据,对林带建成3~5年后的景观效果进行模拟并制作景观效果图,为景观林带建设提供了参考。
   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项目的总体目标是筛选出适宜于生态景观林带的树种和配置技术。强化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主要树种的抗逆性和美学家价值进行研究,筛选出一批生长良好、耐旱节水、抗污染能力强、美学价值高的树种,为广东省进行生态景观林带树种选择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树种搭配、抗污染性、种植密度和混交方式进行系统研究,构建结构优、健康好、景观美、功能强和效益高的配置模式,并用美景度评判法(SBE)对不同配置模式下的生态景观林带进行美学价值评价,应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生态景观林带下的不同树种、不同配置模式进行分析并作出生态效益及美学价值综合评价,最终为广东省景观林带树种配置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项目从景观林带树种筛选入手,结合美景度评价,旨在构建"结构优、健康好、景观美、功能强、效益高"的高质量生态景观林带,突出体现沿线地区的地方特色树种和花(叶)色树种,有利于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树立旅游形象,展示优美的生态环境。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和推广,可以有效提升森林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增强森林抵御灾害能力,充分发挥幸福广东的建设宜居城乡、区域形象展示和多元多维发展等多种功能。通过试点项目实施,有效的将产学研结合,促进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项目成果应用,实现绿化景观林带250亩、生态景观林带150亩,起到样板工程作用,带动当地生态经景观林带建设,为打造多层次、多色彩、高标准、高质量的森林景观,促进宜居城乡建设等起重要作用。

批准登记号: 粤科成登(2)字【2018】0006
登记日期: 2017-11-08
研究起止时间: 2013.10 至2016.12
所属行业: 农、林、牧、渔业
所属高新技术类别:
评价单位名称: 广东省林业厅
评价日期: 2017.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