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名称: 典型污染地区溴代阻燃剂(BFRs)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及其在食物链中的传递与累积
完成单位: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主要人员: 麦碧娴、安太成、向同寿、罗孝俊、陈社军、刘冀锴、吴江平、陈嘉鑫、余 梅、史 天、马云娟、刘 娟、张秀蓝、罗海瑛、张 荧、王 璟、余乐洹、何明靖 等
介绍:      本项目在已有基础上,研究多溴联苯醚(PBDEs)、六溴环十二烷(HBCD)和四溴双酚A(TBBPA)等溴代阻燃剂(BFRs)在电子/电器制造业基地、回收处理场地及周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降解等环境地球化学行为,在食物链中的传递与累积等机理。通过实地采样及室内模拟,重点研究BFRs 进入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后的转化、降解及其主控因素,HBCD 立体和手性异构体、PBDEs 同系物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行为差异;通过生物体内BFRs 及其代谢产物的分析及鉴定,研究BFRs 的水生和陆生食物链中的降解、传递与累积。项目的完成,可望在PBDEs 环境降解途径、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HBCD 立体和手性异构体的环境分异及生物体内的选择性代谢和富集等方面取得新的结果。同时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估电子/电器产品在生产、回收利用过程所产生的 BFRs 污染物对环境、生态及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
    本项目的主要成果有:①详细研究了 PBDEs 在电子废弃物处理地大气环境中的地球化学行为.获得了PBDEs 的源成分谱,阐明了其从污染源向周围环境扩散过程的组成变化及影响因素;证实了 BDE209 在大气和沉积环境中的降解,并提出其在产品制造、使用和再循环过程中也会脱溴的新观点;②重现了电子/电器制造基地PBDEs 和TBBPA 的污染历史,发现它们在埋藏过程中从游离态转向键合态;③评估了PBDEs 和HBCD 在水生食物链中的富集和放大效应;揭示了PBDEs 在青蛙体内的生物放大与代际传递规律,发现青蛙对PBDEs 具有独特的富集模式.④探讨了PBDEs、HBCD 和TBBPA在野生鸟类和家禽体内的富集特征,利用 C、N 稳定同位素技术,揭示了食性和营养级对 BFRs 在鸟体内累积程度和组成模式的重要影响;在国际上较早证实一些早期认为"生物不可利用"的大分子BFR 在生物体中是可以富集的,研究成果被ES&T专题介绍。
     利用该项目的资助,共发表文章共36篇;参加国内学术会议6次,国际学术会议3次,该项目培养博士研究生17位,硕士研究生6位。
批准登记号: 粤科成登(2)字【2017】0176
登记日期: 2017-05-26
研究起止时间: 2007.01 至2010.12
所属行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所属高新技术类别:
评价单位名称: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
评价日期: 2017.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