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名称: | 广东稻田低碳农业关键技术优化集成与模式创新研究 |
完成单位: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要人员: | 陈志鸿,章家恩,秦钟,赵本良,梁开明,白文娟,蒋艳萍,夏斌,康小武,李逸勉,郭靖 |
介绍: | 1. 课题来源与背景 :本课题来源于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 项目研制背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大面积种植的水稻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效应已成为农业排放源中的研究热点。发展稻田低碳农业,对减缓气候变化、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及快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广东是我国双季稻的主产区之一,近30多年来,全省水稻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面积的比例为76.16%-84.09%,总产量所占的比例在80.07%-92.06%之间,稻田的低碳化发展是广东省着力打造优质、高效、低碳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广东省农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农村建设,事关新时期节能减排目标计划的实施与低碳城市建设的成败,其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在于低碳农业技术体系的构建、推广和应用。 本研究紧抓低碳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围绕广东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的目标和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构想,立足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实际情况和广东省水稻产业发展现状,综合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与现代水稻科技的发展趋势,分析、总结当前广东省稻田低碳农业技术与模式的类型、功能、效益以及适宜发展区域,明确稻田低碳农业发展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水稻科技的发展趋势、现代农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对稻田低碳农业技术的需求,对稻田低碳农业技术与模式进行了优化集成和实证研究,提出了广东省稻田低碳农业发展的途径和对策,不仅为从技术、生态、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视角来配置、管理现有的农业资源,实现技术与其他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也为广东中长期农业发展战略规划、农业科技管理和决策的制定等提供科学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项目的研究成果将不仅为全省水稻和其他粮食作物的生产指明发展模式与发展方向,为广东省乃至全国低碳农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有益补充,也将为全国其他稻区因地制地探寻水稻低碳化发展的模式、技术与途径等提供启发和借鉴。 2. 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稻田养鸭是广东稻作区主要的复合生态种养模式。研究显示,鸭生态种养不仅改善了稻田的水土环境,提高了稻米、鸭的卫生安全品质,获得稻田系统整体效益的提高,还通过影响稻田甲烷产生、再氧化、传输的全过程,直接降低了甲烷的排放通量和排放总量,因而成为稻田温室气体减排的一项新技术措施和研究领域。本项目在增城市华南农业大学宁西教学科研基地稻田养鸭实验区内,研究开发了“一稻两鸭”共作生态农业模式,并对稻田土壤养分动态变化、水稻产量性状以及控制病虫草害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并分析了不同生产方式下水稻生产的经济效益。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长期的农业实践表明,石油农业已造成不可避免、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及食品安全问题,如何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持续、稳定地发展农业生产,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维护农业生态平衡,生产绿色食品,已经成为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鸭稻共作模式由于其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是顺应我国农村生态建设,发展环保型农业的一个有效途径。而一稻两鸭共作系统通过对以往鸭稻共作系统的创新和改进,进一步提高了水稻产量,提高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 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一稻两鸭共作模式是在传统鸭稻共作模式上进行改进创新,项目对土壤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旨在了解鸭子活动对土壤肥力的持久保持效果,进而为鸭稻共作技术减少化肥施用、进行低碳生产提供相关的科学依据,是一种效益更佳、结构更合理的农田生态系统。 5. 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稻田养鸭利用鸭子的活动增加田面水中溶解氧,改变土壤氧化还原状况,可减少稻田甲烷排放。与传统鸭稻共作系统比较,一稻两鸭共作系统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但效果仍不及常规稻作系统,主要因为:(1)尽管在一稻两鸭系统中,鸭子几乎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在田间活动,对病虫害有一定的防控作用,但对某些水稻病虫害的防治也是无能为力的;(2)一稻两鸭系统对水稻的供肥效果虽然比传统鸭稻系统好,但鸭子的排泄的粪便仍不能满足水稻高产所需。因此,一稻两鸭共作系统仍需要一些其他的辅助技术配合使用从而更好的防治水稻病虫害,同时,合理地使用有机肥做基肥,配合使用一些耕作技术,对其增收效果会更佳。 6. 历年获奖情况: 无。 |
批准登记号: | |
登记日期: | 2023-10-20 |
研究起止时间: | 2012-07-01至2016-09-20 |
所属行业: | 农、林、牧、渔业 |
所属高新技术类别: | 现代农业 |
评价单位名称: |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
评价日期: | 2017-10-09 |